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紫金山天文台
现行农历(紫金历)由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之美誉的紫金山天文台编撰、发布。紫金山天文台名扬在外,除了农历的编撰发布外,其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厚的学术积淀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这一期中,小伙伴们就来随小星一起在历史岁月的长河中游览紫金山天文台吧。
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01、起源与波折
1913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亚洲各国观象台台长会议邀请了徐家汇观象台台长劳积勋神父(法国人)代表中国出席会议,而中央观象台仅被允许列席会议,时任中央观象台台长高鲁断然拒绝参会。消息传出,举国哗然。从那时起,国人尤其是包括高鲁在内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拥有现代天文台的重要性,此后高鲁为此多方奔走。
1927年11月,高鲁的提案“建国立第一天文台在紫金山第一峰(北高峰)”获得通过。翌年4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这便是现在紫金山天文台的前身,高鲁被任命为研究所秘书兼所长。1928年底,高鲁被任命为驻法国公使,所长一职出现空缺,由高平子担任代理所长,但建造天文台的事宜被暂时搁置了。1929年7月,余青松接任所长,他将台址改为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峰,建台事宜随即重启。此后虽然遭遇了经费不足、长江水灾等众多问题,但在余青松等老一辈天文学家的坚持和努力下,辗转周折,紫金山天文台于1934年8月终于建成,当年9月1日举行了落成仪式并开始天文观测。
紫金山天文台奠基纪念
紫金山天文台正式落成之时拥有全国甚至全亚洲名列前茅的“天文四大件”,包含:600毫米反射大赤道仪(此处的赤道仪可理解为安装了赤道仪的天文望远镜,下同)、200毫米折射赤道仪、135毫米超人差自动子午仪、100毫米罗氏变星摄影机,其中600毫米反射大赤道仪为当时远东地区口径最大的望远镜。
600毫米反射大赤道仪
但好景不长,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推进,天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部分仪器于1937年8月23日起被迫陆续疏散、转移,撤出南京,辗转于长沙、桂林,最后落脚于昆明,余青松在昆明东郊的凤凰山选定台址。1939年春,凤凰山天文台落成,这便是现在云南天文台的前身。同年5月,中断近两年的天文观测在凤凰山恢复了。
1941年1月,余青松辞职,张钰哲被任命为专任研究员兼所长。数月后,张钰哲组织了1941年9月21日日全食观测队。此时正值抗战时期,观测队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在9月21日成功完成了这次日全食观测。由于战乱等原因,许多计划观测的国外观测队取消了行程。这是我国境内第一次对日全食进行科学观测,对于当时的中国天文学界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抗战结束后,张钰哲出访美国,陈遵妫任代理所长。天文研究所于1946年5月重新迁回南京,而凤凰山天文台则由天文研究所和云南大学共同管理。两年后张钰哲回国,继续担任所长一职。
02、新生与发展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天文研究所归其领导。1950年5月20日,天文研究所的名称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张钰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他担任该职务直到1984年7月退休,此后仍然是紫金山天文台名誉台长,直至1986年7月21日去世。
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天文台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这里创造了中国现代天文史上的多个第一。它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天文研究机构,是中国近现代天文学的发祥地;拥有东亚最大的天文图书馆;是我国第一批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2009年12月,中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望远镜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正式运行,它是我国最大的施密特望远镜,为小天体搜寻、探测立下了汗马功劳。
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
与此同时,紫金山天文台先后负责承建了南京天文仪器厂、天津纬度站和各地的人造卫星观测站等许多天文台站;1962年8月,原属紫金山天文台的佘山观象台和徐家汇观象台合并组建上海天文台;1958年凤凰山天文台改名为紫金山天文台昆明工作站,之后于1972年扩建为云南天文台。
凤凰山上的云南天文台总部
由于光污染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起,紫金山的天文观测与研究逐渐减少,仅保留太阳观测等在白天进行的项目,其他观测项目慢慢由下属的其他台站承担。1994年,紫金山天文台将明清古天文仪器陈列地和紫金山上风景优美的区域划为参观区,面向公众开放,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则于1996年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来源:《现代药物与临床》 网址: http://www.xdywylc.cn/zonghexinwen/2021/0420/882.html